劳埃德镜,又名劳埃镜,如图所示,为一反射镜。从狭缝射出的光,一部分(以①表示的光)直接射到屏幕P上,另一部分掠射到反射镜M上,反射后(以②表示的光)到达屏幕上。反射光可看成是由虚光源发出的。①、②构成一对相干光源。图中阴影的区域表示叠加的区域,这时,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中文名:劳埃德镜
外文名:Lloyd mirror
科目:大学物理
类别:实验现象
该实验装置受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启发,原理同为分波面干涉,将同一光源同一时刻发出的光按照不同发射方向将光分成若干部分,向上发射的光直接射在光屏上,而向下发射的光则经过平面镜反射射入光屏。所形成的图样光强分布可参考研究杨氏双缝干涉的方法(此实验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结果正好相反,不可套用杨氏实验公式)。若把屏幕放到和镜面相接触的位置,此时从、发出的光到达接触点的路程相等。光程差为0,在处应出现明纹,但实验结果表明在接触处为一暗纹。这表明,直接射到屏幕上的光与由镜面反射出来的光在该处的相位相反,即相位差为 兀。由于入射光的相位没有变化,所以只能是反射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并反射)的相位跃变了。
进一步实验表明,光从光速较大(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向光速较小(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反射光的相位较之入射光的相位跃变了。由于这一相位跃变相当于在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附加了半个波长的波程差,故常称作半波损失,具体解释需要参考菲涅耳公式。
劳埃德镜不但显示了光的干涉现象,而且还显示了当光由光速较大(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射向光速较小(折射率较大)的介质时,反射光的相位发生了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