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起化学的发展历程,这段漫长的故事总是开始于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及其所著的《化学基础论》,可以这么说,拉瓦锡就是化学中的牛顿,《化学基础论》就是化学中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化学家罗阿尔德-霍夫曼曾这样评价道:拉瓦锡对氧的重新认识,及其所创立的与氧相关的理论,相对于整个化学、乃至整个科学来说,就好比是氧对于我们人类同等重要,是氧让我们有了生存的可能,是拉瓦锡让化学成为了一门科学。所以我们将拉瓦锡称为“现代化学之父”。那么拉瓦锡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欢迎收看大型娱乐节目回到2049第六季第4集《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拉瓦锡
《化学基础论》
罗阿尔德·霍夫曼
在人类文明史上,化学行为早已出现,不过这些行为都是分散的,主要集中于采矿、冶金、食品、医药等很多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也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学科。而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对现代化学的诞生起到最大推动作用的,当属金丹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曾这样总结道,金丹术包含三大方面:一是炼丹术,也就是炼制长生不老丹、延年益寿丹、返老还童丹,或是什么延更丹,反正目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时间;二是炼金术,目的是把贱金属给变成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三是拟金术,也就是把贱金属制作成以假乱真的假黄金,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华强北黄金或是莆田黄金。
李约瑟
当然了在今天看来,炼金术十分不靠谱,因为化学方法,根本不可能使元素发生改变,只有通过物理手段,深入到原子内部,才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这种办法的成本极高,炼出黄金又能如何呢?不过即便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金丹术还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些遗产自然包括一些具体的知识,比如说炼金术士时常会用自己炼制的丹药,瞎猫撞死耗子治好了某人的某种疾病,根据这些记载,后世的医学家们便可以受到启发,少走不少弯路。而与这些具体的知识相比,金丹术还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更重要的遗产,这就是它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成为了一门正儿八经的学问,不管你炼什么,就算是要把科学精神给炼出来,也要遵循炼丹术的基本法。具体来看,这一基本法包含以下几大方面:
首先金丹术的理论基础是,物质组成成分的变化,可以引起物质的变化,当然了这种变化不足以让石头变成金子,毕竟当时人们还没有关于元素的概念,这种变化无非就是朴素的四元素学说,通过四种元素的不同比例的不同组合,来使物质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创造出黄金或是什么长生不老的丹药。虽然这一理论是错误的,但炼金术士们的基本思路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物质可以发生变化,同时,各种不同的物质也有着自己的基本成分。那么又该如何达成这种变化呢?两大原则,一是要靠燃烧,甭管炼什么,都是要靠烧,我是没听过有人炼丹会在马桶里搞;第二个原则是要寻找关键要素,比如说牛顿炼金子,他的原料可能是铅、可能是铜,也有可能是汞,但他绝对不会用狗屎,因为在他看来,狗屎显然不具备炼出金子的关键要素,可见这一点与现代化学也是相似的,你想创造出二氧化碳,关键要素就是氧和碳,你只靠一大块黄金,是搞不出来二氧化碳的。
就这样,在金丹术的基础之上,现代化学的第一个科学理论正式诞生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燃素理论”。17世纪,在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推动下,欧洲社会发生着一系列重大变革,特别是工业开始迅猛发展,比如说采矿业、冶金业、染料业、酿造业等,与之前相比,那都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且这些产业还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都有燃烧参与其中。除此之外,当时人们还认为,所有的热效应,其本质都是燃烧,比如说人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热、人呼出去的气也是温热的,这种热在当时也被认为是一种燃烧现象,既然燃烧如此普遍,于是人们便开始对燃烧现象展开研究。
研究来研究去,一些共识便逐渐达成,首先就是燃烧必须在空气中进行,没有空气,它就烧不起来,空气不足,燃烧也会不完全。其次,燃烧的时候会消耗空气,比如说在一个密封罐中,烧完一捆火柴之后,再搞一捆进去,就死活点不着了。最后,一个物体燃烧之后会变轻,比如说把黄博士火化一下,进去之前是200多斤,出来之后可能就剩一两斤了。总的来看,当时人们一共发现了40多种燃烧所具有的共同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有12点,最最重要的就是以上三点。那么以上这些共性为什么会存在呢?为了对其进行解释,燃素理论便应运而生了。
燃素理论到底是谁提出来的?我敢打赌这个人你肯定不认识,你要是认识的话,我直播吃两斤狗屎。提出燃素理论的是两个人,一个名为格奥尔格-恩斯特-施塔尔,另一个名为约翰-雅希姆-贝歇尔,这哥俩都是德国人。17世纪末,施塔尔与贝歇尔提出,燃烧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在起作用,这种物质就是燃素,所以你看到的燃烧,其实就是物质中的燃素在与空气发生作用,空气可以吸纳燃烧物体中的燃素,就好像是海绵吸水一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物体燃烧之后重量会变轻,因为燃素都跑到了空气之中。那么为什么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燃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还没全烧完就不再燃烧呢?这是因为容器中的空气吸收燃素达到了饱和,它无法吸取更多了燃素了,所以多的燃素跑不出来,燃烧自然也就戛然而止,这便是燃素理论。
施塔尔(我不是牛顿)
贝歇尔
可以发现,燃素理论基本继承了金丹术的基本法,它注重燃烧过程这就不用说了,同时,它也注重从物质组合和物质要素方面去思考问题,当然了它也注重寻找其中的关键要素,这个关键要素毫无疑问就是燃素。你先甭管这玩意儿是对是错,至少在当时,它完全可以解释燃烧中的所有现象,所以它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理论,客观地说,是符合今天的科学标准的,所以今天,我们也将燃素理论称为第一个科学的化学理论。而且有意思的是,前几年有几个搞人工智能的专家,设计了一个计算机程序,然后把17世纪所有已知的燃烧现象,全部转化为数据输入计算机,结果这个计算机经过一番推演之后,得出的依然是燃素理论。如今的人工智能依靠着强大的运算能力,尚且如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对当时的人们嗤之以鼻了。所以就这样,燃素理论开始了自己对化学的统治。
但是随着科学与实践的不断发展,燃素理论暴露出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这就是它无法解释金属煅烧现象,因为金属在煅烧之后,并不会变轻反而是变得更重了。为什么会这样?一般来说,一个理论如果遇到了某个反例,人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推翻该理论,而是对其进行修改,燃素理论也是如此。于是为了解释金属煅烧现象,当时人们就提出,某些燃素具有负的重量,所以燃素含的越多它就越轻,燃素含的越少它就越重,而金属中的燃素正是这样一种具有负重量的燃素。毫无疑问,这种解释实在是过于牵强,什么是负重量?谁也没见过。好吧,就算负重量的燃素确实存在,问题还是有一大堆,金属中的燃素与其他物质中的燃素,到底是不是同一种燃素呢?如果不是,我们该如何加以区别?如果是,它又是在什么条件下具有负的重量,什么条件下具有正的重量?这些问题根本无法解答。可见,简单的小修小改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燃素理论的统治地位了,要想解释燃烧现象,就必须提出新的理论,于是,拉瓦锡携带着他的氧化学说嗷一下横空出世了。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就有必要介绍一下氧的发现了。事实上,由于人们专注于燃烧现象,所以在17世纪时,包括瑞典化学家舍勒等人在内的众多化学家,都曾独立地制备出氧气,而在这些人中,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据说有一天,普利斯特利在自家的仓库中加热硝石,也就是硝酸钾,结果他制备出了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有两大特点,一是把动物扔进去,动物蹦的更欢、生命力更强,二是在这种气体中,物质的燃烧会更加猛烈。那么这种气体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普利斯特利是燃素理论的坚定支持者,所以他提出,这种气体并不是什么新物质,它其实就是空气,只不过是纯粹的空气,而我们平日接触到的空气,它并不纯粹,因为烧火做饭等众多燃烧现象,会释放出很多燃素,这使得普通空气接收燃素的能力不断下降,但我搞出的这个气体可就不一样,它是纯空气,其中没有任何燃素,所以物质在其中的燃烧就会更猛烈、更充分,也更彻底。于是,普利斯特利将其命名为“脱燃素空气”。而在此之后,普利斯特利也没有对这种气体继续研究下去。
舍勒
普利斯特利
但就在此时,就在英吉利海峡的对岸,拉瓦锡一直在尝试推翻燃素理论,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通过一系列密闭实验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之后,剩下的物质与生成的新物质的总质量,与原物质加上容器中的空气的总质量其实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的“质量守恒定律”。由此他提出,物质的燃烧,其实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某种物质相结合的结果,这同样可以解释燃烧为什么需要空气,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解释金属燃烧之后为什么会变重。但让拉瓦锡苦恼的是,他一直都找不到到底是空气中的什么东西,与可燃物发生了结合。
拉瓦锡的鹅颈瓶实验
实验中的拉瓦锡
这时候有个好媳妇儿的好处就突显出来了,1771年,拉瓦锡娶了出身贵族、年仅13岁的玛丽-安娜-皮埃尔波泽,别看俩人岁数差得比较大,但却十分恩爱,在二人结婚之后,法国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曾给他俩画了一幅画,画中,拉瓦锡拿着笔看着自己的小夫人,而玛丽就站在他的旁边。传奇的是,这幅画后来成为了很多名著的封面,比如 《红与黑》、《双城记》、《大卫- 科波菲尔》等等。玛丽这小娘们不仅多才多艺、能说会道、能写会算,而且还精通多国语言。有一次玛丽参加一场宴会,无意间她听到一些英国人在讨论普利斯特利发现的“脱燃素空气”,玛丽敏锐地意识到,这不就是我老头儿天天找的东西么?于是她立马回到家中,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听到之后马上表示:媳妇儿啊,你给我搞的这个东西啊,excited!于是拉瓦锡便重复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并不是纯粹的空气,而是一种全新的物质,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这种气体便是混合物中的一种,是它,是它,就是它,参与了燃烧过程。
拉瓦锡的夫人玛丽
画家大卫
拉瓦锡与玛丽
那么给这种新物质起一个什么名字好呢?拉瓦锡发现,非金属元素与这种气体燃烧之后形成的物质,溶于水之后会形成酸,比如说碳酸、硫酸、磷酸、氯酸、硅酸等等,当然了这一结论在今天看来,并不尽然,比如说一氧化碳基本不溶于水,就算溶于水也没有产物,现在我们知道,决定酸的其实是氢元素。不过在当时,拉瓦锡就是这么认为的,反正毛病也不大,于是拉瓦锡便用拉丁文将这种新的物质命名为Oxygen,意思就是成酸的要素,或者简单说就叫酸素,如此一来,所谓的燃烧,其实就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了反应,本质上看就是一种氧化现象、一种强烈的氧化现象,这便是拉瓦锡的氧化理论。
所以客观地说,拉瓦锡才是真正的氧的发现者,因为严格地说,不论是舍勒还是普利斯特利,他们虽然制备出了氧气,但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新物质,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在哥伦布之前,新大陆也有人,但哥伦布却首先将美洲大陆纳入到文明体系之中,我们可以说哥伦布重新发现了美洲大陆,也可以直说哥伦布就是发现了美洲大陆,同样的道理,拉瓦锡重新认识了氧,但也同时真正地发现了氧。而就在拉瓦锡提出自己的理论之后,普利斯特利却始终拒绝承认,对此恩格斯这样评价道:普利斯特利在真理碰到鼻尖的时候都没有发现真理。
其实当时不只是普利斯特利拒绝接受拉瓦锡的氧化理论,很多人也同样无法接受,毕竟燃素理论统治化学界一百多年,想要扳倒谈何容易。那么这又该如何是好呢?你可能会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瓦锡只管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氧化理论正确与否,历史自有公论。当氧化理论在实践中相比于其他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时,它自然会取得统治地位,这就是所谓的“科学范式”。客观地说,拉瓦锡的氧化理论就是这样一个范式性的伟大的科学理论,假以时日,它必将登上王座。但拉瓦锡并不打算把氧化理论的命运交给历史的进程,他决定通过自我奋斗,来完成一场主动的科学革命。
首先在第一阶段,拉瓦锡发起了化学名词的改革运动,建立了系统的化学命名法。具体来看,拉瓦锡的化学命名法,其实只有两大原则:一是一种物质对应一个名词,不能一个名词对应多种物质,也不能一种物质对应多个名词;二是简单的物质,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元素,每一种元素都用一个词来给它命名,不能弄成一个词组或是一个短语;三是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不要搞那些奇奇怪怪的名称了,它含有哪些元素,就用这些元素来对其进行命名,这样一来,我们看到它的名字,就会知道它的组成,同时也大概知道它是什么性质。打个比方,什么烧碱、火碱、固碱,还是什么苛性苏打,你老百姓爱怎么叫就怎么叫,但到了化学研究中,它只有一个名字——碳酸氢钠。当然了在拉瓦锡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碳酸氢钠这个名字,不过这不重要,基本原则是始终如一的。
《化学命名法》
那么问题来了,给各种物质重新起个名字,为什么就可以把氧化理论扶上铁王座呢?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根据化学命名法,拉瓦锡将当时已知的大概700多种物质,分成了两大类,一是简单物质,二是化合物,其中33种简单物质分为金属类、非金属类,以及一个土类,比如铝土、矾土、镁土等,当然了后来我们知道,这些土类其实都是化合物,而不是简单的元素,这是后话。而至于化合物,则被分成了三大类,一种是酸性氧化物,拉瓦锡当时认为它们全都是非金属氧化物,第二种是碱类物质,拉瓦锡当时认为它们全都是金属氧化物,当然了现在看,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这也是后话。第三种就是盐,也就是酸和碱相互作用所生成的物质。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甭管什么酸还是什么碱,只要你使用这套既方便高效、又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化学命名法,那么实际上,你就等于是默认了我拉瓦锡的氧化理论,因为这其中的酸碱各种物质,无一例外地全都包含氧元素。所以很多一直反对氧化理论的化学家,用着用着居然就把自己变成了氧化理论的卫道士,甚至是斗牛犬。不过也有一些人对拉瓦锡的化学命名法批判了一番,比如说某种化合物在历史上是由黄博士发现的,然后黄博士就将其命名为“大黄”,结果你拉瓦锡一来,直接把这个东西改成了三氧化二砷,这不就是对黄博士贡献的公然忽视么?但是到了实践中,这些人也是口说不要体诚实,用来用去,还是拉瓦锡的命名法更利于开展科学研究。
当然了只研究出来一个命名法,还不足以让氧化理论占据统治地位,接下来拉瓦锡又多管齐下,比如说他依靠强大财力,创办并控制了许多化学刊物,你可以不接受我的氧化理论,但你不接受,就休想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发表不了文章你是既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法获得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你就看着办吧。还比如说他编写了众多教科书,拉瓦锡当然是只会法语,但他的小媳妇儿玛丽,却将这些教材翻译成了多种语言,随着这些教材变成了越来越多地区的指定教材,氧化理论的地位几乎难以撼动。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拉瓦锡的化学革命,称为一场有预谋的科学革命,这是一场科学性的社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社会性的科学革命,也正是因为有预谋,所以拉瓦锡的化学革命,才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科学革命。
其实今天我们回顾科学发展的历程,很多理论的诞生,都在或有意或无意间,伴随着社会革命的发生,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的力学定律,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如今的暗物质、暗能量假说,哪一个没有社会因素在起作用?就比如说相对论,爱丁顿都承认自己没有证明相对论,但众多科学家都承认了,一两个人不承认又有什么关系呢?更典型的就属暗物质、暗能量假说,要我说客观地看,这东西完全就是没谱的事儿,星系转得快了、宇宙膨胀得快了,你就提出个暗物质、暗能量?要是这么说的话,我也能提出理论,说这个宇宙就是个大气球,造物主正在吹气球,我觉得这个理论也没比暗能量理论不靠谱到哪里去。但是所谓的科学共同体全都支持暗能量理论,你怎么认为的,这都没有用。当然了话说回来,就像氧化理论的正确性,最后还是要靠实践检验一样,甭管暗物质、暗能量假说今天获得多少人的支持,最终决定它命运的,依然是客观的实践出真知,这就只能交给历史的进程了。
毫无疑问拉瓦锡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社会革命是一场关乎真理的社会革命,真理内在的强大力量,加上人为的社会风暴,最终让氧化理论成为了现代化学的开端,拉瓦锡正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化学之父。不过遗憾的是,拉瓦锡是成也萧何败萧何,1789年,法国大革命如狂风骤雨般席卷法国,在时代的风暴中,拉瓦锡也未能自保,最终在1794年5月8日魂断断头台,年仅51岁,而他的死也成为了一桩历史迷案。
那么是什么让拉瓦锡走向了死亡呢?一种说法认为,是革命政府中有人公报私仇,此人名叫马拉,据说马拉曾向法国科学院提交过一篇论文,说蜡烛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燃烧,之所以烧一会儿就会熄灭,是因为燃烧产生了热量,热量增加了压力,最终是压力导致了蜡烛的熄灭。结果这篇文章被拉瓦锡给退了回去,原因就是你不遵循我的氧化理论,从此马拉就对拉瓦锡这个反动学术权威怀恨在心。而当雅各宾派在法国取得统治地位之后,身为雅各宾派领导人物的马拉,便发表文章公然谴责拉瓦锡,说他在法国科学院中侵吞国家财产,最后让拉瓦锡走上了断头台,而在拉瓦锡登上断头台的前一年,马拉便在家中被政敌刺杀,后来有人画了一幅画,这就是著名的《马拉之死》,而且有意思的是,这幅画的作者同样是雅克-路易-大卫。第二种说法认为,拉瓦锡是保皇派,他的政治立场是支持君主立宪制,结果遭到了革命党的革命。
马拉之死
不过相比于以上两种说法,更加靠谱的还是第三种说法,这就是拉瓦锡的一个重要身份——包税商。我们知道,在大革命发生之前,法国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他们的工作是为国王祈祷,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的工作是为国王战斗,第三等级是其他人,他们的工作是为国王交钱。而当时法国王室想到的收税办法,就是承包出去,承接的人就是包税商。包税商那是非常有钱的,有人曾计算得出结论,说当时一个法国包税商的年收入,相当于今天的100万美元,至于拉瓦锡,他具体负责的是征收烟草税,那就更有钱了,所以拉瓦锡才可创办并控制众多刊物。不过由于法国的税率非常高,所以老百姓一直都十分痛恨法国的税制,毫无疑问,这种痛恨便具体转移到了一个个包税商身上,最终当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乌合之众们便要了拉瓦锡的命,据传说,拉瓦锡在断头台上,还做了一个实验,他对刽子手说,把我的头砍下来之后,我会使劲眨眼,你到时候看看,我还能续上多长时间,最后据说是眨了十几秒。而在死亡降临之前,拉瓦锡给自己的表哥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我死得很坦然,因为的我的各种器官都很健全,我不会痛苦而死,一刀下去、一了百了。第二层意思是,我也很遗憾,因为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主要是有两个问题我还没有搞懂,一是化学元素靠什么力量结合在一起,又靠什么力量得以分开。二是为什么同样的两种元素,却可以按不同的比例,组合成两种甚至更多的化合物,这些问题拉瓦锡都想不明白。而在他去世20多年后,随着原子论的诞生,这些问题才一一得到解答,那么如果拉瓦锡没有死,他是否也会成为原子论的提出者,并再度发起一场物理学革命呢?很遗憾,历史没有假设,总之,拉瓦锡就这样带着坦然与遗憾,告别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幸运的是,化学革命的故事,并没有因为拉瓦锡的死而告结束。在拉瓦锡生前,玛丽是拉瓦锡的得力助手,她帮助拉瓦锡记录实验、整理论文、翻译文章,甚至《化学基础论》中的160张精美插图,都是由玛丽亲手完成。当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之时,玛丽只有36岁,虽然丈夫的死让她非常悲痛,但她也清醒地意识到,拉瓦锡的工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所以她马上开始整理拉瓦锡的实验记录、各种手稿以及信件,最后捐献给了康奈尔大学。在47岁的时候,玛丽嫁给了追求她四年的美国科学家汤普森,但她有一个要求,这就是不改姓,到了坟墓我也依然叫玛丽-拉瓦锡。所以玛丽今天,也被人们称为“现代化学之母”。
《化学基础论》中的插图
而相比于玛丽的平静,众多人还是对拉瓦锡的死表现了极大的愤慨。因为暂且不论拉瓦锡这样伟大化学家的去世,是全人类的一个损失,即便抛开化学家的身份,拉瓦锡也在诸多领域贡献突出。比如说拉瓦锡曾多次对法国不合理的税制提出质疑,希望王室可以改革税制,特别是要减少农民的税收,因为在高税收下,想改进农业生产是非常困难的。还比如说拉瓦锡对巴黎人的用水问题一直非常关心,为此,他拿出了一个专门整治塞纳河的方案,可以说,如今塞纳河的清澈与美丽,与拉瓦锡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拉瓦锡还曾担任过政府的火药事物管理员,在此期间,针对提高火药质量和产量,他作出了很多研究,自己研究明白之后,就给其他人搞培训,1788年,一个年仅16岁的精神小伙,来到拉瓦锡实验室,成为了他的学生,开始学习火药生产,此人名为伊雷内-杜邦,后来在1802年,杜邦移民美国,并在1804年创办了一家火药公司,这家公司便是今天的全球五百强——杜邦公司。拉瓦锡还有一个贡献,在大革命期间,他曾进入并领导革命政府的度量衡委员会,是该委员会的四大天王之一,另外三个人是数学家马奎斯-孔多塞、数学家加斯帕尔-蒙日,以及拉格朗日。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米被定义为基本的长度单位,克被定义为基本的重量单位。这位日后全世界的度量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伊雷内·杜邦
杜邦公司
巨星陨落,群情积愤。就在拉瓦锡去世后的第二天,大数学家拉格朗日便发表文章,说砍掉这样一个头颅只需要一瞬间,但是再长出这么一个头颅出来,100 年的时间恐怕都不够。第二年,法国的一个技术学校,为拉瓦锡举办了追悼会,当时欧洲很多重要的科学家都悉数到场。他们还给拉瓦锡立了一尊雕塑,雕塑的基座上刻铭文:拉瓦锡是暴政的牺牲者,他的聪明才智和成就将永远造福于人类。而到1896年,当时法国的革命政府也意识到,法国人或许犯了和当年雅典人错杀苏格拉底一样的错误,于是, 革命政府便把没收的拉瓦锡的一切财产,全部归还给玛丽,而玛丽则将其用于慈善事业。
拉格朗日
拉瓦锡雕塑
一场社会革命,推动了一场科学革命,一场社会革命,砍掉了一颗伟大的头颅,也许也同样是一场社会革命,让这颗头颅的伟大愈加彰显。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前行,答案正是在一次次社会革命的夹缝中,那偶然也短暂绽放理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