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素的形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意识到宇宙只有氢和大部分的氦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其他元素都应当通过某些天体物理过程产生。但是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当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开始合成出现铁这种元素时,恒星就会很快发生爆炸。那么,比铁更重的元素是如何产生的呢?核天体物理学家们研究发现,要形成这些元素,必须通过吸收中子来形成更重的原子核。这个过程被称为“中子俘获”。
在高度演化的恒星的内部深处,发生中子俘获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子作为许多核反应的“副产品”而产生,因此有很多中子可以与铁和其他原子核进行反应。中子不带电,所以在与带正电的原子核结合时,不需要克服斥力壁垒。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子加入原子核,原子核的质量也持续增长。
将中子加入原子核时,并不会改变它所属的元素,只会产生同一元素的一种更重的同位素。然而,由于加入原子核的中子很多,它最终变得不再稳定,于是发生负电子衰变,将一些中子转换为质子并释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中微子,成为另一种元素的稳定核素的原子核,从而又可以继续吸收中子。中子俘获过程随之继续。
例如,一个铁56原子核能俘获一个中子,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种同位素铁57:56Fe+n→57Fe。之后可能会发生另一次中子俘获:57Fe+n→58Fe。这样便产生了另一种相对稳定的同位素铁58。这种同位素仍能俘获一个中子,形成更重的一种铁同位素:58Fe+n→59Fe。而铁59是放射性不稳定的,它在大约一个月内会衰变为稳定的钻59,中子俘获过程随后重启,钻59捕获一个中子形成不稳定的钻60,而钻60又会衰变为镍60,依此不断继续下去。
在大质量恒星中,原子核每俘获一个中子平均需要约一年的时间,所以在下一次中子俘获到来之前,大部分不稳定的原子核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衰变。研究人员通常用s过程指代这种“慢”的中子俘获机制。s过程可以解释稳定原子核的合成,但却无法解释钍232、铀238等最重的原子核是如何形成的。因此,必然还有另一个机制可以产生最重的原子核。这个过程被称为r过程,即快中子俘获过程。
r过程发生得非常快。实际上r过程最常发生在大质量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发中。在超新星爆发的最初15分钟里,重原子核被爆炸的威力分裂,使自由中子的数量急剧增加。与s过程在稳定原子核耗尽时停止不同,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中子的俘获率如此之大,即使不稳定的原子核也可以在衰变之前俘获许多中子。因而,最重的元素实际上诞生于其母恒星死亡后。可见,可用于合成这些最重原子核的时间非常短暂,所以这些元素在宇宙是十分稀有的。
二、恒星演化的循环
现在,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一颗大质量恒星的一生:当星际云的一部分被压缩,直到它无法再抵抗自身的引力时,恒星便开始形成。云团坍缩并碎裂,形成疏散星团。其中最炙热的恒星会加热和电离周围的气体,使激波传遍周围的星云,进而影响小质量恒星的形成,并能触发新一轮恒星的形成。
恒星在星团中继续演化。质量最大的恒星演化得最快。它们在核心区产生重元素,并在超新星爆发时将其喷入到星际介质中。小质量恒星演化得时间更长,但它们也可以创造重元素。当外部包层被作为行星状星云剥离时,小质量恒星也可以将这些重元素在星际空间中的“播种”。而大质量恒星的“生命”终结则会诞生宇宙中最重的那些元素。新形成元素的产生和爆发性传播都与进一步的激波紧密相随。这些由爆炸产生的激波会穿过星际介质,引发爆发性的次级激波并压缩星际介质,催发新一轮的恒星形成。
经过每一个稳定和不稳定的阶段,恒星中心的温度上升,核反应加速,新释放的能量将使恒星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核聚变。研究表明,质量达到太阳质量20倍的恒星,其中的氢元素可以燃烧1000万年,氦元素能燃烧100万年,碳元素能燃烧1000年,氧元素能燃烧1年,硅元素能燃烧1星期,而它的铁核只能生长不到一天。
图 在核心塌陷之前,大质量恒星的核心结构(图源:网络)
每一代恒星的演化都会使星际云中重元素的含量增加,而下一代恒星又会形成在这些星际云内。其结果是,与很久以前形成的恒星相比,最近形成的恒星会含有更丰富的重元素。
通过这种方式,虽然每个循环都会耗尽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将被转化为能量或锁定在小质量恒星中,但星系会持续更新其物质,每一代新形成的恒星都比之前一代恒星含有更多的重元素。在古老的球状星团中,观测到的重元素相比太阳更少;而在年轻的疏散星团中,则含有更多的重元素。
恒星的形成过程、演化和爆发形成了一个循环,不断地向星际介质中填充更多的重元素,并撒播下一代恒星形成的种子。我们的太阳作为第三代恒星,也是诸多这类循环的产物之一。甚至构成我们身体的元素,也都是从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得来的。如果没有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重元素,无论是地球还是它孕育的生命,都无从谈起。
一星落,万物生。理解了这一切之后人类,再次凝视远方那璀璨的遗迹时,或许也会小小感怀一下那颗为我们而陨落的“造物主”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