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及结论
第一,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
第二, 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
第三, 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反回;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是帮助科学家否定了长期以来的“枣糕状”原子模型;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中心有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在α粒子的散射实验以后的继续研究中,物理科学家们还发现这两个结论:
第一,原子核又可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质子内)质子的质量约等于中子的质量;
第二,质子数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Z);质子数加中子数等于质量数(A); 注明,以上的两个结论,并不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分析结论。
α粒子散射实验与汤姆孙的枣糕模型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把物理学研究范畴引入了更为微观的原子领域,并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枣糕模型,而这一模型被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否定。
枣糕模型(又称梅子布丁模型、汤姆孙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是物理学家汤姆孙(J.J.Thomson)在1898年提出的关于原子结构的一种假设模型。
汤姆孙枣糕模型是基于阴极射线的分析得到的,是发现电子之后,对原子结构探索的一种假设。
如上图所示,枣糕模型是早期科学家们在探索原子内部构造时,由汤姆生提出来的一种“原子结构”概念,其观点是:
除电子外,原子的质量与正电荷如同糕点一样均匀排布,电子则如同枣一样随机嵌入在糕点之中。请同学们借助卢瑟福的轰击实验来分析,这一模型是否正确?
枣糕模型提出的逻辑
1,物理wuli.in学者们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原子能够激发出来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到底是一种微粒,还是一种电磁波,众说纷纭。
2,汤姆孙利用垂直电场,发现该物质偏转(即论证出该物质带电),且不同物质激发后的荷质比为固定值。这便彻底否定了赫兹等人的电磁波假说。
3,既然阴极能够激发出这种更小的粒子,说明阴极这种金属原子是可以分割的。这便原子在古希腊语中的含义就是,不可在分割的最小微粒。
4,原子可以分割,那么原子到底是有什么组成的呢?汤姆孙提出了前文所述的枣糕模型。同学们可以根据文章底部参考文献进一步深入理解该理论。
深入理解卢瑟福阿尔法粒子轰击实验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针对选修3-5课本中讲到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笔者提出几个疑问,请同学们思考:
(1)为什么轰击金元素?
(2)为什么是金箔而不是金属板?
(3)为什么选择阿尔法粒子?为什么不是氢核或其它?
(4)如何检测大量穿透金箔的粒子是阿尔法粒子而不是其它?
卢瑟福α粒子轰击实验过程简介
实验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森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1/8000 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更无法用汤姆森模型说明。
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又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正电荷联系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原子核,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由此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α粒子的大角散射。卢瑟福的散射公式后来被盖革和马斯登改进了的实验系统地验证。
根据大角散射的数据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径上限为10的-14次方米,此实验开创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先河。
这个实验推翻了J.J.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的葡萄干圆面包模型(也称枣糕模型),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均匀连续分布于原子范围,电子镶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动,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分析,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
原子中心有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我们也称核式结构模型为行星模型或卫星模型。原子核的数量级为1015m.
卢瑟福轰击实验学习问题与老师答疑
学生问题:卢瑟福轰击实验的现象有哪些?
卢瑟福轰击实验结果是:第一,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第二, 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第三, 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反回;如果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是成立的,那么绝对不会发生偏转甚至是反弹。因为质量和电荷量不集中,被稀释了,就不可能有力作用在α粒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