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中探索的原子模型一共有两种,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和波尔能级模型。
通过对物质进行光谱分析,我们发现一些物质(比如氢气)的光谱是线状谱。(或者说在某个频段线状谱非常明显)
我们来做一个对比: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卫星围绕行星做圆周运动。
同样都是在做圆周运动,可现实中原子运动规律与基本力学理论对比是非常矛盾的。
由开普勒定律或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行星运行的R与v是一一对应的。
即任意一个R对应一个固定的v,对应固定的一个固定的能量E。或者说,行星与卫星构成的体系能量是可以连续分部的。(因为R连续)
卢瑟福的困惑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1910年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见参考文献解析)。
在这个模型里,电子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转一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但是根据经典电磁理论,这样的电子会发射出电磁辐射,损失能量,以至瞬间坍缩到原子核里。
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卢瑟福无法解释这个矛盾。
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发现了这样的规律: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是不连续的,也就是说核外电子的运动,总是集中在固定的若干个轨道上。这就说明,氢原子的能级也是间断不连续的。
这是与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相矛盾的。
波尔能级模型
定态假设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旋转,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
能量假设
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hv=Em-En(h为普朗克常数)。
轨道假设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电子的不同运行轨道。由于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运动的轨道也可能是不连续的,即电子不能在任意半径的轨道上运动。
波尔的改进
波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原子理论的3条基本假设构建了原子能及模型。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1)定态假设:电子在原子核库仑引力作用下,按经典力学规律,沿圆形轨道运动,且不向外辐射电磁波,因而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定态),其能量(称能级) 保持不变。
(2)频率条件:当原子由高能级Em的定态跃迁至低能级En的定态要发射光子,反之要吸收光子。
光子频率满足下面的条件:hv=Em-En
(3)电子绕核轨道量子化。
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分立轨道上运动。
玻尔认为,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并作一个硬性的规定:电子只能处于一些分立的轨道上,它只能在这些轨道上绕核运动,且不产生辐射,当一个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能量。
波尔能级模型方程
波尔能级模型方程:
hv=Em-En
其中,v为光子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Em与En分别为m定态和n定态的原子能量。
什么是基态
基态 是指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的这种定态。
基态的概念是基于能层原理、能级概念、能量最低原理而来的。基态是原子最稳定的状态。比如,氢原子能级图像中,-13.6eV所对应的定态,就是基态。
什么是激发态
除了基态之外,所有的定态,都是激发态。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在自然情况下,会向基态跃迁。在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原子会辐射出光子。
波尔能级模型的发展历史
20世纪初期,德国物理wuli.in学家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提出了量子论,揭开了量子物理学的序幕。
19世纪末,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将氢原子的谱线表示成巴耳末公式,瑞典物理学家里德伯总结出更为普遍的光谱线公式里德伯公式。然而巴耳末公式和式里德伯公式都是经验公式,人们并不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1910年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电子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转一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但是根据经典电磁理论,这样的电子会发射出电磁辐射,损失能量,以至瞬间坍缩到原子核里。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卢瑟福无法解释这个矛盾。
1912年,正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工作的玻尔将一份被后人称作《卢瑟福备忘录》的论文提纲提交给他的导师卢瑟福。
在这份提纲中,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认为原子中的电子处在一系列分立的稳态上。回到丹麦后玻尔急于将这些思想整理成论文,可是进展不大。
1913年2月4日前后的某一天,玻尔的同事汉森拜访他,提到了1885年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的工作以及巴耳末公式,玻尔顿时受到启发。
后来他回忆到“就在我看到巴耳末公式的那一瞬间,突然一切都清楚了,”“就像是七巧板游戏中的最后一块。”这件事被称为玻尔的“二月转变”。
1913年7月、9月、11月,经由卢瑟福推荐,《哲学杂志》接连刊载了玻尔的三篇论文,标志着玻尔模型正式提出。这三篇论文成为物理学史上的经典,被称为玻尔模型的“三部曲”。
波尔能级模型学习问题与答疑
学生问题1:波尔的模型基于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这句话对吗?
答:是的,波尔能级模型基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波尔能级模型并没有否定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而是基于核式结构,解释了模型的能量间断性问题,并指出能级间的变化与吸收或辐射光子的关系。请仔细学习《物理自诊断》专题43和专题44,通过这些典型题更好地消化这部分内容。
学生问题2:波尔能级模型中的电离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种情况到底是如何跃迁的?
答:波尔能级模型解决的是原子能量的问题,其公式为hv=Em-En,指的是不同能级之间跃迁,对应着不同的光子的吸收或释放。能级模型中的电离,与化学电离的理解是类似的,就是电子的离开。我们以氢原子能级为案例,如果某个氢原子处于基态,当它吸收了13.6ev能量后,就会跑到无穷大的能级上去,对应的是无穷大的半径,即电子的圆周轨道距离原子核无限远了,就是被电离了。请仔细学习《物理自诊断》专题43和专题44,通过这些典型题更好地消化这部分内容。
学生问题3:如何判定原子到底是吸收光子还是辐射出光子?
答:这个题的考点是氢原子能级模型。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它会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具体来说,当原子由高能级Em的定态跃迁至低能级En的定态要辐射(释放)光子,反之要吸收(俘获)光子。辐射或吸收的光子与能级差满足这样的关系:hv=Em-En;该方程即为波尔能级方程。